“劳动绘就校园美,实践培育少年心”校园美化主题报道
在苏杭书记的引领与推动下,我校于2025年4月27开展了以“劳动绘就校园美,实践培育少年心”为主题的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之校园美化活动。此次活动将劳动实践与校园环境建设紧密结合,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、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,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快乐,在创造中收获成长。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:
一、活动筹备
1.书记领航,明确方向
活动筹备初期,苏杭书记高度重视,多次召开专题会议,强调校园美化活动不仅是改善校园环境的重要举措,更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。苏杭书记亲自参与活动方案的制定,明确了活动的目标、内容和步骤,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2.多方协作,组建团队
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实施,学校成立了以苏杭书记为组长,各班主任、美术老师、劳动教育老师为成员的活动筹备小组。筹备小组分工明确,各司其职,共同为活动的开展出谋划策。同时,各班级积极响应,组织学生报名参加活动,形成了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。
3.宣传动员,激发热情
通过校园广播、宣传栏、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,对活动进行了广泛宣传。宣传内容涵盖了活动的意义、目的、项目设置以及参与方式等,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。学生们纷纷表示,要为校园美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二、活动实施
1.劳动实践,各展风采
活动现场,师生们分工协作,热情高涨。根据活动安排,设置了绿植养护、绘画创作、zai手工制作等多个实践项目。
• 绿植养护组:在苏杭书记的带领下,全校师生对校园内的花草树木进行种植、浇水、施肥、等工作。他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每一株植物,就像对待自己的小伙伴一样。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,校园里更加生机勃勃。
• 绘画创作组: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,学生们拿起画笔,在校园的墙壁、宣传栏等区域进行绘画创作。他们用五彩的颜料描绘出心中的美好世界,有美丽的自然风光、可爱的卡通形象,也有对未来校园的憧憬。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童真和创意,为校园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。
• 手工制作组:在手工老师的指导下,学生们利用废旧物品,如塑料瓶、易拉罐、纸箱等,制作了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,如花盆、笔筒、装饰摆件等。这些手工艺品不仅体现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,还为校园环境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。
2.书记指导,鼓舞士气
活动过程中,苏杭书记始终关注着活动的进展情况,不时到各个区域看望参与劳动的师生。他与学生们亲切交流,询问他们在劳动中的感受和收获,对师生们的辛勤付出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。苏杭书记还亲自参与到一些劳动项目中,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,进一步激发了师生们的劳动热情。
3.团队协作,共同成长
在活动中,学生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,共同完成任务。他们相互交流、相互帮助,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。通过团队协作,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劳动技能,还培养了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。老师们也在活动中与学生们密切互动,进一步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。
三、活动成效
1.校园环境焕然一新
经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,校园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。原本单调的墙壁变得绚丽多彩,破旧的花坛焕发出勃勃生机,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。学生们在美丽的校园中学习、生活,心情更加愉悦,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。
2.学生能力全面提升
通过参与此次活动,学生们在劳动技能、审美能力、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。他们在劳动中学会了坚持和付出,在创作中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,在合作中懂得了理解和包容。这些能力的提升将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。
3.劳动教育深入人心
此次活动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,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。学生们纷纷表示,今后将更加珍惜劳动成果,自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,积极参与各种劳动实践活动。学校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,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,形成常态化、制度化的劳动教育机制。
四、总结
“劳动绘就校园美,实践培育少年心”校园美化主题活动虽然已经圆满结束,但我们对劳动教育和校园美化的探索永远不会停止。在未来的工作中,我校将继续秉承“以劳树德、以劳增智、以劳强体、以劳育美”的教育理念,不断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和内容,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。相信在苏杭书记的带领下,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我们的校园将变得更加美丽,学生们也将在劳动实践中茁壮成长,成为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